2013年9月10日

宗教是人類的父母

宗教是人類的父母

當你我在童年時期,父母是怎麼對待我們的,當我們回想一下,也許你可以知道。

童年期的父母都是以哄愛為主要方法:

哄,就是哄騙;愛,就是護愛。

當我恐懼時,父母就把我抱在懷裡,哄我,讓我不再恐懼。

當我不乖哭鬧時,在台灣的父母會說:「再哭,虎姑婆會出來吃人喔!」、「再哭,警察會來抓人喔!」

在西方國家則:「只要你乖乖,聖誕節時聖誕老人就會送你禮物喔!」

以上兩個方法,其實都是「哄又騙」!

因為沒有虎姑婆會出來吃人,而警察也不會因此抓人,而且也沒有聖誕老人的存在。以上這些,都是長大後可以理解的,但是在童年期,因為無知,所以都被哄倒了。

 

不過,在童年期,父母對我們的「愛」是毋庸置疑的。

當你我要花錢時,只要向父母伸手。

當你我有任何難題時,都找父母。

父母們常逗你我開心,也常把你我抱在懷裡。

當你我闖禍了,父母則替你我撐腰。

當你我困窘時,父母為我們加油打氣。

這一切護愛的美景,只要你我回憶一下,應該都有這樣的記憶。

 

此時的父母這樣管教,因為童年的我們,是無知的、幼稚的、膽怯的、無依的。

當我長大了在青少年時,當我們不乖時,父母師長會嚴厲懲罰,甚至高壓管理,而且教條嚴苛,弄得你我不是滋味。此時期的父母這樣管教,因為此時期的你我是叛逆的。

當我們長大成年後,我們也更懂事了,心智也更成熟了,對於一切事情,父母也和我們說道理。什麼事情也不再哄騙了,因為我們心智成熟了,自己會思考了,更有人生歷練了,因此凡事只能講實話了。

我們的成長過程,父母對我們的態度是隨著我們的程度而變化,而每個宗教對於眾生也是如此。

 

目前全世界三大宗教主流 ─ 基督教、回教、佛教,他們扮演的角色也是如此。

因此你可以理解:

基督教是你童年期的父母。

回教是你青少年期的父母。

佛教是你成年期的父母。

 

眾生的成長需要有父母,而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父母,雖然是依你的意願,其實也是依你自己的層次而選擇的。

因此,當你長大成熟之後,你不該責罵自己在青少年期的父母,也不該攻擊自己在童年期的父母,因為父母是依你的程度而呈現不同態度的。

每個宗教都是在教育眾生,但由於眾生層次不同,所以產生的教義也不同,而在佛教所談則是真相,告訴你行善造惡的果報,告訴你宇宙的真面目。但是,信仰佛教務必要有獨立性。在童年期,當你要花用只要向父母伸手即可,但在成年期你要花用時可要自己去賺了。所以,有的宗教讓你求財求福,而在佛教則告訴你自己布施,自己修福。

當你在童年期或青少年期有苦惱時,你可以向父母傾吐,或找父母幫助解決。而在成年期,當你苦惱來臨時,你該自己去處理了。所以,佛教告訴你修行的方法以自己解決苦惱,因為你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,而且你也不該再依賴父母(宗教)了。

 

總之,所有的宗教只不過是眾生不同時期的父母罷了,你更沒有必要比較自己童年、青少年、成年期的父母之間的高下了,因為他們同樣都是你的父母。而只要你好好修練,有一天你也是眾生的父母了。

各宗教的教主,這就是眾生的父母,也是菩薩。意即,當你修練有成之後,你也可以讓眾生依賴、傾吐了,也可以讓眾生祈求、膜拜了。所以,不管是媽祖、阿拉、耶穌,還是已經掛名為菩薩的佛教菩薩,他們就是扮演不同時期的眾生父母罷了。

而且在遙遠的未來世,有一天你也會承擔這個角色,而你會扮演的是什麼時期的眾生父母,那就看你的孩子(眾生)是什麼程度而定了。

總之,現在的你要好好的修練,要心智(心理與智慧)成長,要從無知修到無所不知。要從逃避修到可以自主承擔,還能讓孩子(眾生)依賴。因為這些眾生就是你的孩子,而你當前的孩子們也正期待你能早早解救他們

 

相關文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